失速点
问题是:然后呢?下一步会发生什么?
研究显示,95%的企业增长到一定规模以后,就停滞不前了;这些企业当中仅有4%能够再次启动成长引擎,东山再起。成功登顶后迅速陨落的世界级企业数不胜数,柯达、诺基亚、索尼、夏普……这一榜单在加速成长。
这些曾经的风云企业走上下降通道是有迹可循的。其中之一,通常可归咎于既有的市场太好了。稳定的增长,充盈的利润,锁住了这些“伟大公司”的视野。最先拥有数码相机技术,却完败于数码摄影时代的柯达是典型案例。PC时代的推动者英特尔,现在想必也在为错失智能手机芯片市场懊悔不已。英特尔本来是ARM架构的领先者,最早流行的智能手机Palm Treo的芯片便是英特尔基于ARM架构生产的。可惜的是,2006年,也就是在iphone诞生的前一年,英特尔退出了这一领域,竞争对手高通瞬间成为新市场的领跑者。
这便应了中国的那句古话:“福兮祸之所伏”。这些成功者,沉迷于曾经给他们带来巨大成功的模式、技术、产品和市场。成功,闭塞了他们的耳目,扼杀了创业的激情和勇气。1985年曾经的存储器厂商英特尔面对日本人的挑战,毅然决然砍掉存储器业务,转向微处理器市场,开始了统领芯片乃至PC行业的历史。20年之后,伟大如英特尔已不再耳聪目明,丧失了面向未来做出准确判断的能力。
既有的市场太好了,让这些成功企业倾向于把研发资金和主要精力集中于导致他们取得成功的模式、技术、产品和市场上,满足于所谓的“延续性创新”,而忽视了既可能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同时又存在高度不确定性的“颠覆性创新”。微软早在2001年推出SharePoint,被视为社交网络的雏形,雅虎于2005年推出第一个社交网络Yahoo 360,然而引领风骚的,是后生晚辈facebook和twitter。
成功,成了成功者的墓志铭。是宿命吗?也未必尽然,否则世界上就不存在基业长青这一说了。始于电灯泡生产的GE,历经百年始终屹立潮头;同样庆祝了百年华诞的IBM,现在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提供商,谁人能够记起,这曾经是一家生产磅秤和自动切肉机的公司?传统零售商苏宁电器,在2013年开春,即掀起一场革命,其范围涉及规模庞大的组织架构和人事调整、野心勃勃的品类扩张以及让外界陌生的“云商”模式。
苏宁的革命能否成功,尚难预料。弘信云创业,则已历经市场检验。弘信创业工场全球首倡的“云创业”模式及其发展,体现其对企业生命周期的深入思考。弘信云创业诞生之初,是基于专业分工的理念,通过打造公共创业平台,达到降低创业门槛的目的,帮助创业者轻松创业。如今弘信集团的明星企业,均是云创业平台的杰作;云创业的2.0版本,则在更大范围内打造企业联盟,让已经渡过创业阶段而实力仍然不足的企业,能够以联盟的力量,增强资源议价、索取能力,取得与大企业一样的规模优势;云创业的3.0版本,则更进一步,旨在建设基于云创业的全价值链整合模型。在强大核心企业的平台上,赋予成功企业家从整条产业链的角度审视发展战略的宽阔视野,打开成功企业家勇于协同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与胸怀,营造产业链上大小企业兼收并蓄、共生共荣的生态圈。
由此,创业的道路不再孤单,成长的历程不再艰辛,平台之上还有高峰。忘了对失速点的恐惧吧。对真正的勇者,成功,不会是成功者的墓志铭;成功,将成为成功者的通行证。